Page 43 - 2023-24年度總監月報十一月號
P. 43

台灣最早的扶輪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鐘,現由台北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輪社收藏。                台北社授証典禮




            入,例會時使用英文。創社時有不少名人,
            除了嚴家淦(曾任中華民國總統)、還有林

            挺生、葉明勳、費驊等人。
                 5 年間社員大幅增長,人數達 80 多人。

            其中有多位台籍名士,如高玉樹(曾任台北

            市長)、羅萬陣(產險界大老)、杜聰明(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圓山台北招待所
            灣人第一位醫學博士)。




            台灣扶輪發展歷經幾個重要階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雄社(1954/7),新竹社(1954/12)。



                 參考「台灣扶輪九十年史」的記載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方開拓期——
            節錄台灣扶輪發展的幾個重要階段,可以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階段(1955-1960)

            分了解,扶輪在台灣北中南及東部的發展情

            況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時的台、港、澳三地的社數未達 1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,無法設置地區,由國際扶輪派一名行政

            地方開拓期—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顧問擔任聯絡的工作。

            第一階段(1952-1955)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期間陸續有新社創社。基隆社輔導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宜蘭社,而台南社也一鼓作氣,分別輔導了

                 台北社成立第 6 年,對於扶輪運作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屏東社、嘉義社、台中社、彰化社。
            漸熟練,深覺得有必要在台灣各地推動扶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在同一時期,台北社在台北市,也

            的成長。於是在 1953 年至 1954 年一年間,                     因為語言文化習慣各方的考量,先在 1955

            先後在北中南成立四個社。其加盟時間是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 3 月成立台北西區社,以本省企業家及菁
            基隆社(1953/11),台南社(1953/11),                     英為主,例會使用台語。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
   38   39   40   41   42   43   44   45   46   47   48